股票融资收费 叶帅牵挂,罗将军担忧,烈士后人远嫁越南,为何众人百般思念?
发布日期:2024-08-11 02:51 点击次数:100很多人对它并不是很了解,它在民间有多种叫法,爪子参、老虎姜、黄鸡菜等,叶子长得有点像棕叶,开的花一个个似小铃铛,生长在一些山野地带,不过现在都是人工种植的多,野生的也是很少了。有一句俗谚叫做“富吃人参,穷吃黄精”道出了黄精的地位,它与人参齐名,相对于人参的易上火,它性平不上火,好吃又不贵,性价比超高,是普通老百姓也吃得起的常用养生品。平时基本吃的是它的根状块茎肉,而黄精的嫩苗又叫笔管菜,可作蔬菜食用,平时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是很难吃到的。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蔡和森
邓发是革命组织早期人员之一,在主持保卫局工作期间,他临危不惧,多次化险为夷,为革命立下了赫赫功勋。不幸的是,1946年4月8日,他在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殉职。
邓发的在革命中的态度如蔡和森所说的那般,那他的女儿更是如此,可谓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邓金娜是邓发的女儿,我关注邓金娜还要从一枚纪念奖章谈起,古有花木兰,今有邓金娜,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2020年8月12日,身为俄罗斯驻华大使的杰尼索夫为一些中国人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的纪念奖章。邓金娜也位列名单之一,但此时她年事已高八旬有余,躺在病床上行动十分不便,而驻广州总领事帕什科夫竟亲自送到了她的身边。
父亲对她的影响是认识了革命,知道了为何革命,忠诚藏于心。但不仅仅因为她是邓发的女儿,更多的是因为她自己为革命事业所立下的汗马功劳。
她在前苏联有一定的影响,同样在越南也有她曾付出的一腔热血。
邓发的女儿
同组织内其他许多上级人员的子女一样,邓金娜的童年是在莫斯科度过的。1950年,她才回到祖国。
刚回北京的一段时间,邓金娜不适应北京的生活,每到星期天,她看到小伙伴们都拉着爸爸妈妈的手逛商店、游公园,心里十分难过。她知道,自己的爸爸去世了,永远离开了她。
但邓金娜有慈爱的母亲和可爱的弟弟,家的温暖让邓金娜逐渐对北京有了熟悉的感觉。一到冬天,北京和莫斯科一样,也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她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溜冰,打雪仗,爬山。
小手经常冻得红扑扑的,母亲看了心疼地温暖着小手,嘴里念叨着叫她把手套戴好。
除了亲人的呵护,和爸爸共事多年的爷爷、伯伯们也特别关怀邓金娜。他们都视金娜为亲生女儿,疼爱她、体贴她。
童年的邓金娜过得犹如“公主”一般,在俄罗斯的战争岁月与父亲离去的阴云都渐渐消散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茁壮成长。
后来邓金娜的妈妈从北京调往广州工作,同时也把她带到了广州,但邓金娜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生活在北方,怎么也适应不了南国暖热湿润的气候。
经常头痛发烧、闹肚子。母亲看着尚且年幼的女儿遭罪,心中不忍,也想过回去北京,但要服从组织的安排,要为大局思量。
身体的不适使邓金娜更加想念在北京的爷爷、伯伯们和小伙伴。因此天天纠缠着妈妈要回北京,妈妈磨破了嘴皮也说服不了她,只好把她一人送回北京。
女儿临行前母亲还特意写了封信,叫北京那边的熟人帮忙照顾邓金娜,收到肯定的回信后这才放心地让女儿再次离开自己。而邓金娜就这样顺利地回到了北京,还没一个月的时间什么病都好了,长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女孩。
但邓金娜在母亲的熟人家还没住多久,就被别人接走了,而且对方的身份可并不简单。
叶剑英元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他无疑是众人敬仰的对象,而就是这样一位“大人物”十分关心邓金娜这位小老乡的生活,并亲自把她接到了自已家,让她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生活。
罗瑞卿将军得知邓金娜回到北京后,喜出望外,急忙赶到叶帅家要接邓金娜到自己家里住。但碍于面子又难于启齿,就托辞说:“我家孩子多像个幼儿园,让金娜到我家住吧。”
叶帅带着担心的口吻说:“算了吧,你家口大、孩子多、负担重、生活上拮据一些,还是跟我好。”
叶帅实在不愿意让小金娜离开自己,罗将军却急了:“你以为孩子到我家照顾不好还是怎么的?那好,先让金娜跟我走,过几个月,你看看去,是胖了还是瘦了。”说完不等叶帅辩解,抱起邓金娜就走了。
罗瑞卿将军和邓发是老战友、莫逆之交。
在战争年代,他们情同手足,患难与共。邓发去世后,罗瑞卿看到年幼的邓金娜永远失去了父亲的温暖,心里非常难过,他希望以自己对邓金娜的爱护和关怀让这个孩子真切地体味到父辈的爱。
一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亲的臂膀,也缺少了母亲的陪伴,但在她的身边却有着诸多叔叔伯伯,这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罗将军这位与她的父亲是肝胆相照的兄弟,自然罗将军会竭尽所能给这位“侄女”最好的生活,又怎会让她吃苦?
对于叶剑英特别喜欢小孩的性格,罗瑞卿自然是一清二楚。但在邓金娜身上,罗将军是万万不愿割爱的。于是就这样邓金娜成了罗将军家的一员,之后她从学习到生活,罗将军都照顾得十分仔细。
一次,罗将军家里分了点香肠,正碰上邓金娜外出,罗瑞卿就让爱人郝治平把香肠冷冻起来。一个星期后,邓金娜回来了才舍得拿出来全家共享。
在伯伯们的关怀下,邓金娜虽与母亲远隔万里之遥,却一点不想到南方去。在北京,她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学、玩耍,无忧无虑。这时的邓金娜的生活完全就是孩童最理想的状态。
邓金娜长大成人
高中毕业后,邓金娜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机敏聪慧的邓金娜在这座著名学府里学习、进步,渐渐长成了美丽的大姑娘。但这朵引人注目的“校花”却有她自己的计划,她打算在大学期间不谈恋爱,多学知识,不辜负伯伯们的希望。然而命运总是无常,计划很难跟得上变化。
一个偶然的机会,邓金娜的心被一个越南小伙子的丘比特之箭所俘获。邓金娜十分喜爱舞蹈,曾经在俄罗斯的时候她就用自己稚嫩的舞步激励了许多负伤的战士,而这时长大成人的她更是个不折不扣的舞迷。
每到周六晚上,邓金娜常常会和同宿舍女孩一起到北京大学跳舞。
一个夏日的夜晚,一位高鼻梁宽额头大眼睛的青年,把金娜吸引住了。瞬间,只是瞬间的功夫,邓金娜与这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领会到了什么。也正是在这个难忘的夜晚,他们埋下了爱的种子。
这个小伙子名叫李新华,父亲是越南外贸部副部长,母亲是广东梅县人。李新华15岁参加了解放军,退伍后被安排到武汉一家工厂工作。
他酷爱学习,嗜书如命,于1960年考入北京大学。和邓金娜一样,他在学校里也是位品学兼优的佼佼者。共同的志趣与追求,让他们相聚在一起。
1964年,邓金娜和李新华双双毕业。李新华要回越南工作,金娜则是全力支持自己的爱人。她这时已经顾不上气候适应不适应的问题,毅然离开北京,随李新华来到了越南。
邓金娜像十五年前一样,她又一次离开祖国,跨入异国他乡的土地。然而正当金娜在越南外贸学院辛勤工作的时候,美国不顾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对悍然出兵越南,燃起了越战的烽火。
邓金娜看到此情此景,联想起自己在二次大战时期苏联的童年时光,那时她正在莫斯科儿童院,可恶的战争搅乱了她们美妙的童年生活,她和其它小伙伴们经常被赶进防空洞,一会儿又被带出来。
她看着怀中刚刚出生的孩子,心想难道自己的孩子也要像自己一样,在空袭的报警声中度过童年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哪一位父母忍心自己的孩子经历战火的纷扰?
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人们渴望和平安稳的日子,只求孩子们能吃饱穿暖,平安长大,可即使是如此简单的愿望在战争面前却都成了奢望。
所以人们热爱和平,但更加厌恶丑恶的侵略者,为此无数的勇士冲上了前线。
越是危险,越是困难,邓金娜就越是忘我工作。
她随学校迁到乡村,进行野外教学。这时,公公、婆婆和丈夫都远在百里之外的各自单位工作,邓金娜带着刚刚来到人世的孩子,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艰难地生活着。
这位受尽宠爱的孩子已经成长为如父亲一般坚强的战士,而英雄的血脉到了她这里又加入了母亲的伟大,由此放射出的光芒变得更为耀眼,也更加温暖。
邓金娜就这样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扑在工作上,由于她工作认真、成绩突出而受到学校上级和师生员工的赞赏。而邓金娜看着这些炽热的目光,心里暖暖的,同时她又一次回想起了母亲和叔伯那偶尔的复杂神情。
回想曾经,有关父亲邓发的事大多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而那充满热情与哀伤的表情也让年幼的邓金娜记忆深刻。
随着年岁渐长,邓金娜熟知了父亲的伟大,同时也决心献身,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但记忆中的悲伤涌来,她对生命的宝贵也是刻骨铭心,这使得邓金娜想要在这条不平凡的道路上尽可能地活下来。
正是因为有了众多英雄,他们浩然正气存心间,为了和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然而在我们铭记他们的时候也难免有悲惋之情。一个又一个或年轻、或壮年的生命逝去,漫长的人生路就在那一刻画上了句号,令人痛心、令人惋惜。
远嫁他国遇危险
不久后,战斗在频繁的发生。邓金娜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志愿参加了妇女支前队。但孩子在身边,出远门很不方便,怎么办?这时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征途产子的革命女战士陈慧清。
1938年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邓金娜在中国西北名城迪化(今乌鲁木齐)降生后还未等她在母亲温暧的怀抱里喘息一下,西北反动武装头目盛世才就举起了鲜红的刀刃。邓金娜跟随母亲连夜逃往苏联。
一年后,国内抗日战争进入非常困难的时期,母亲为了投身抗日,忍痛把女儿留在莫斯科。
看着怀里可爱的孩子,邓金娜决定像母亲当年一样与孩子分别,把出生不久的孩子送到了广东阿嬷家里,自己却在越南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抢救伤病员。默默地为越南人民奉献着一个中国女子的全部精力。
后来,美越战争的阴霾渐渐散去,越南人民盼望着和平之光的降临。然而,事实并没有朝着人们所盼望的方向发展。
1978年越南当局背信弃义,挑起事端,破坏了“同志加兄弟”的中越友谊。而在越南的中国人首当其冲地遭到了迫害,邓金娜便是其中之一。
邓金娜一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丈夫李新华第一个被解除公职。年迈的婆婆是中国血统的越南人,开除公职也成为在所难免的结局。
公公李班在美越战争期间是最忙的官员之一,他因早年在中国革命与周总理结下的友谊,而常被越南政府派为争取中国援助的谈判代表,此时受到了诸多冷落。
中越关系破裂后,李班不但不受重用,反而遭受了许多排挤与打击,甚至还被诬蔑为“叛徒”。但是局势就是如此,堆积在李班心中的愁绪能向谁诉说?李班整日叹息,一连几天都不说一句话。邓金娜看到这些,心里不禁泛起阵阵辛酸。
她想,是不是自己牵累了全家?她又想,从1965年来越南那天起,自己并没有做出任何对不起越南的事,怎么突然遭到这种境遇?
然而,厄运还不尽于此,当丈夫、公公和婆婆都遭不幸的时候,邓金娜费解但又只好忍气吞声的是,邓金娜的工作一点没有受到冲击,甚至还受到重用。
有一天,学院的一位副书记在对邓金娜的工作大加赞赏之后,突然要求金娜加入越南劳动党,而这一要求被邓金娜拒绝后,邓金娜一家的生活就更凄惨了。
邓金娜被通知不许上班。一家老小仅凭10元的救济费生活。当时的10元钱,在越南市场上仅够得上一斤青菜的价格,更从何谈起养活一个数口之家?
邓金娜想到这些,心中的内疚更加浓重。但她能够接受党委副书记的要求吗?她明白,自己是邓发的女儿,他们的要求,只不过出于一种阴险的目的而已。她斩钉截铁地对那位副书记说:“我是中国人,我有自己的祖国!”
我们为什么能够打赢那些看似不可能获胜的战争?是因为我们的脊梁硬过了钢铁。
自古就有陶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祖辈训诫,再加上邓金娜身为英雄之女又怎能丢了父亲的颜面。尽管这会让自己和家人一时深陷苦难,但若是屈服,等待她们的又何尝不是更大的苦难?
1979年,越共领导人黄文欢因不满黎笋集团的措施,愤然出走。越南当局为防止邓金娜一家重蹈黄文欢旧辙,逮掳了她和她的丈夫、公公和婆婆。
他们先是让她一家人互相隔断音信,后因邓金娜的奋力抗争,连同邓金娜的两个孩子和丈夫四人被关在了一个隘湫的房间里。
曾经,邓金娜在俄罗斯的防空洞避过难,在俄罗斯的战士面前跳过舞,在多位中国英雄人物的呵护下成长,在爱情的长河里畅游,在越战的沙场上前进。
她无疑是一位值得我们这些后来者尊敬的大人物,然而这时的她却被自己无私奉献、为之奋战的国家关进了囚牢。
在牢里,一日两餐仅仅能维持住生命。没有青菜,大人孩子的牙齿都开始渗出鲜艳的红。而邓金娜仍拖着孱弱的身体,照看着丈夫和孩子。
不久,她因劳累过度,肺病复发,几次奄奄一息,不省人事。
在病中,她每当想到为革命英勇捐躯的父亲的时候,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味。她暗自嘀咕:难道自己竟要死在潮湿污臭的越南政府的牢房里?
归国
邓金娜看着狭小的天空,即便身处绝境她仍不放弃生的渴望,时刻盼望着有人能够解救她们一家。
1975年4月30日,越战已经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战争造成的影响还迟迟没有散去。
罗瑞卿将军在1978年离世,享年72岁,直到最后他也还在关心着越战的情况,挂念着自己的“亲生女儿”邓金娜;而叶剑英元帅也时刻担忧着她的安危,当听说越南的事情后,这位年事已高的老者寝食难安。
最后在1983年初夏的一天,在廖承志、韩念龙的直接关怀下,邓金娜一家终于摆脱了困境,从越南取道泰国回到中国,离开了生活20年的越南。
这天,暨南大学的校园里,绿荫匝地,凉风习习,邓金娜夫妇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久别了,这片热土!
漂泊海外的游子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无限的幸福股票融资收费,无比的温暖……
发布于:天津市